使用網路時僅記五不一要

網路危險

科技的發達與時代的進步,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,隨時上網吃到飽早已成為常態。

前幾年也因為疫情關係,許多學生們都是在家遠距上課,接觸的機會很大,

更別說現在已進入暑假,無論是課業需要還是放假輕鬆,孩子們使用網路的機率也大幅提升。

可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,有多少罪惡在潛滋暗長呢?

關於兒童侵害事件,歷來都是一個沉重且令人痛心的話題,

幾乎每一日、每一週,都會有觸目驚心的侵害案件浮現在人們的視野中,可很快又會被新的熱點所蓋過。

也隨著各類新鮮話題的產生,不知家長們腦中那根「防範侵害」的弦是否還緊繃著?

不少家長認為,想要防範兒童性侵,只要不讓孩子單獨接觸別人就安全了。

然而,你可能想不到,現在「侵害」已經蔓延到了網際網路上,孩子們可能上個網也有機會遭遇毒手!

要知道,不是直接接觸才叫「侵害」。

現在不少孩子,習慣將自己的興趣、嗜好與個人資訊公布於社群網路。

有心人士從各種管道掌握孩子資訊,投其所好,利用孩子單純心理,輕易便可打動孩子的心,

等孩子打開心防,這些圖謀不軌的人便運用甜言蜜語,說服孩子拍攝私密照、私密影片。

因為我喜歡你、我愛你或是我想你,所以你要拍影片讓遠距離的我不會想你想得那麼痛苦。

或是兩人未有交集,但是以發紅包、交友或招聘明星、模特為名誘騙兒童脫衣,

要求各種特殊動作,例如走秀,跳舞或帶有性意味的動作等等。

也有網友明明是男性,卻假裝成女性,假意與孩子們交朋友,

接著告訴孩子:「我的發育不佳,可不可以讓我看看你的?」等等,

多數孩子可能會拒絕,但也會有少部分孩子禁不起對方糾纏,便將私密照給了對方,

甚至有孩子在現實中和不法分子見面,被誘騙發生性行為時還遭直播。

當孩子受這類話術打動,真的拍攝私密影像,並將影像寄給對方,

之後對方拿著私密照或影片,威脅要寄給家人、散布網路,會產生一連串麻煩等等,對孩子予取予求,

而一切,便成了噩夢的開始。

而這類受害者,也不全然是女性,在許許多多的案件比例上來看,男女數量是相近的,

所以,男性也會遭遇到不法侵害。

一般人遇到私密照外流事件,第一個想法,都是希望盡快將網路上的私密照移除,

所以才會對加害者的要求妥協,卻不知道這只是對方變本加厲的話術。

在這邊也建議大家,若發生私密照外流、散布事件,除了主動通知網路平臺,要求將私密照移除外,

也可向iWIN網路防護機構、臺灣展翅協會或婦女救援基金會等組織求援。

若想報警,因為剛開始可能找不到明確加害人,一般派出所或許愛莫能助,

建議至各縣市政府警察局找婦幼隊或科技偵查隊求助,較能有效率解決問題。

雖然面對這種事情,我們會有許多負面情緒產生,甚至怕丟臉而不敢聲張,

但只有勇敢面對,才能遏止悲劇的發生。

要勇敢站出來,提供多一點證據、細節,才能加速解決問題。

例如當時私密照提供給誰、是否認不認識對方,以及透過哪個管道傳送照片、時間點、散布網路平臺與網路平臺網址等,都是重要資訊。

截圖時,也盡量提供足夠資訊,

例如截圖時間、地點、整個頁面、私密照出現頁面網址、有哪些留言等,都可以幫助警方追查幕後黑手。

就算照片打上馬賽克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,重點在於提供警方足夠資訊,讓警方得以即時提供幫助。

你以為孩子在家裡很安全,沒有接觸陌生人的機會,殊不知,事實遠非如此!

因為多數家長不知孩子到底上網做什麼,不是每個孩子遭遇到這樣的誘騙都會嚴詞拒絕,

也並非每位父母都有防止孩子遭遇網路騷擾甚至性侵的意識。

你要如今的孩子不接觸網路是不可能的,他們會在網際網路上聊天、交友、發現和探索世界,這並沒有錯。

只是父母對孩子使用網路若監管不力,就很容易給壞人可乘之機,

所以家長一定要協助孩子辨識網路交友陷阱,也要教育孩子自我保護觀念,更應教導「五不一要」的網路使用觀念:

不要沉迷網路影響作息

不要暴露個人資料

不拍攝與傳送私密照或太過裸露的與對方進行視訊

不要單獨赴約

不要喝來路不明的飲料。

父母要積極藉由親子間約定,教導如何正當使用網路,並教育孩子自我保護措施,避免與網友約在非公開場合見面。

一定要讓孩子清楚知道,無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網路世界,自己的隱私都不容任何人侵犯。

若您有任何需求或需要法律諮詢與協助,也歡迎您隨時與我們聊聊!

 Comodo SSL